國家衛健委:支持鼓勵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 可享受稅費優惠
2021年4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王海東司長回答人民日報記者兩個大家關注的提問。
一、關于居家養老的醫療衛生服務
人民日報記者:當前大部分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國家衛健委在為居家和社區老年人提供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國家衛健委開展了哪些工作?
王海東:正如你所說的,我們國家的老年人大多數都在居家和社區養老,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所以我們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重點還是放在居家和社區。這幾年我們主要圍繞幾個方面開展醫養結合服務,一是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每年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健康體檢,是免費服務。2019年,我們又將醫養結合服務納入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當中。二是把老年人作為重點人群,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優先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我們努力做到慢病有管理、疾病早發現、小病能處理、大病易轉診,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醫療和健康服務。三是針對老年人迫切需要的上門醫療服務,我們最近剛剛印發了加強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就是規范發展這方面的服務,提供上門巡診、家庭病床、護理等老年人迫切需要的服務,特別是滿足失能、重病、高齡的老年人的剛性需求。四是我們支持鼓勵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增設養老床位,這是最接地氣的,能夠提高老年人的醫養結合服務可及性。同時我們大力支持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為老年人居家養老提供延伸的醫養結合服務,這方面醫保也給予了很多支持。
二、醫養結合機構怎么辦、程序是什么、流程是什么?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請問如果要舉辦一家醫養結合機構,我們國家衛健委在審批流程和環境方面會有哪些支持性措施?
王海東:醫養結合機構就是兼具醫療衛生服務資質和養老服務能力的醫療機構或者養老機構。如果舉辦醫養結合機構怎么辦、程序是什么、流程是什么?2019年,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做好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工作的通知》,這里面作出了全面詳細的規定,體現了“放管服”改革,優化了流程和環境。具體來講,如果是醫辦養,一個有法人資格的醫療機構要開展養老服務,可以不用再新設立一個法人,也不用另行法人登記,調整服務范圍或經營內容就可以。如果是養辦醫,養老機構要開設一個醫務室、護理站、衛生室,不用行政審批,直接備案管理就可以。這是“放管服”改革的一項措施。如果養老機構要舉辦二級以下的有關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和執業登記“兩證合一”,簡化程序。如果同時新辦醫養結合機構,涉及到同層級相關部門,比如衛生健康部門、民政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部門,我們要求“一個窗口”辦理。同年我們又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放管服”改革又進行了進一步推進。比如,現有的有資質的和有法人資格的醫療機構,如果申辦養老機構,具備的消防、建設、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資質,可直接依托上述資質,進行登記備案。
我們還支持鼓勵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按照規定可以享受稅費優惠、土地等政策。我們強化了醫保支持,以前新辦的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療衛生機構,醫保定點申請時間比較長,這次做出明確規定,只要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正式運營三個月后就可以申請醫保定點,醫保部門要在三個月之內進行醫保定點的評估。通過這些“放管服”的改革措施,社會力量辦的醫養結合機構得到蓬勃發展,占比超過70%。同時,我們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切實提升質量。
總的來講,通過“放管服”改革,為醫養結合機構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創造了條件。
三、醫養結合,下一步工作部署
王海東:我們國家醫養結合工作情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養結合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大力推進醫養結合,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一是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改革完善政策措施。醫養結合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等重要規劃,并且寫入了《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提出要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我們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強化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銜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保障政策、加強隊伍建設等多方面提出多項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新建的醫養結合機構實行“一個窗口”辦理,具備法人資格的醫療機構可通過變更登記事項或經營范圍開展養老服務。醫養結合也列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社區醫院床位設置以老年、康復、護理、安寧療護床位為主,建立醫師執業區域注冊制度,鼓勵醫師在醫養結合機構執業。
二是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人才隊伍。形成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養老機構依法開展醫療衛生服務、醫療衛生服務延伸到社區和家庭這四種相對成熟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截至到去年年底,全國共有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5857家,比2017年年底增加了59.4%,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建立簽約合作關系的有7.2萬對,是2017年底的6.1倍。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床位數達到158.5萬張,超過90%的養老機構都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加強學科建設和骨干人才培養,設置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建立6個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引導各類院校設置老年醫學、康復、護理、健康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等相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近日,教育部又印發了《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在高等職業教育本科專業新增“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我們啟動了全國醫養結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去年在線培訓了近1萬人。加強臨床、護理、康復、全科等人才培養,各級衛生健康部門共培訓醫養結合管理和服務人員達到70萬人次。
三是不斷完善標準規范,持續提升服務質量。我們出臺了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醫養結合機構管理指南、醫養簽約合作服務指南。制定了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和康復、護理、安寧療護機構的基本標準。制定了“老年護理實踐指南(試行)”和“居家醫療服務參考項目(試行)”,為老年人享受全流程、專業化的醫養結合服務提供了標準、規范和保障。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務,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護理服務”,將老年人作為重點人群優先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慢性病長期處方服務,最多可開具12周的長期處方。建立了全國醫養結合管理信息平臺,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圍繞規范開展醫療衛生服務、強化疫情防控和傳染病防控等方面,全面開展檢查,切實提升醫養結合的服務質量。
四是發揮試點示范作用,協調推動產業發展。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已經列入全國創建示范活動項目,我們支持山東省、四川省創建醫養結合示范省。組織開展老年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工作,老年人在醫養結合機構就可以獲得遠程醫療等各方面的服務。聯合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實施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支持專業化、醫養結合能力突出的服務機構建設。推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和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推廣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目錄,目前已經評選出智慧健康養老示范企業167家、示范街道鄉鎮297個、示范基地69個以及森林康養基地96個。
經過積極推動和不懈努力,我國醫養結合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標準體系、人才體系、信息體系基本建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持續提高。醫養結合將相對獨立的醫療衛生資源和養老服務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實現了資源共享、服務銜接,為廣大老年人提供了專業規范、方便可及、綜合連續的健康養老服務,提升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四五”規劃綱要的要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政策體系、服務網絡、標準規范、人才隊伍、信息化建設、組織保障等多方面繼續發力,切實推動醫養結合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公立醫院醫養結合經驗分享
2021年4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例行新聞發布會,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陳芍回答記者提問,介紹公立醫養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的經驗。
中國醫院院長雜志記者:向陳芍書記提問,公立醫院給大家的印象都是門庭若市,而且主要以承擔醫療服務為主,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作為一家公立醫院是如何想到要發展醫養結合的?
陳芍: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79年的干部療養院,在2000年的時候增掛了慢性病醫院的牌子,那時候才開始面向社會收治老年慢性病患者。但是因為醫院地處郊區的一個山坡上,人口很少,交通也不方便,幾乎沒有人來就醫,所以那時候醫院就面臨發展的困境。在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我們通過調研發現,有不少因病失能的老年病人面臨著綜合醫院住不進去、養老機構又缺乏醫療,而自己的家庭對他的照護又難以持續的難題。面對這樣的老人的難題,結合醫院自己的環境優勢,我們是在植物園旁邊,還有專業的醫療優勢,在2005年開始針對失能或者半失能老年病人的醫護康養一體化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這種模式一經推出,我們醫院當時的400張床位迅速供不應求,取得非常好的社會效應。2011年,這樣的模式獲得了原國家衛生部公立醫院改革的創新提名獎。到2014年,盡管醫院床位增加到了600張,但仍然不能滿足老人的需求,有很多老人會在外排隊等候,短的一周,長的一個月、三個月或者半年都有,所以我們主動走出去,和周邊的養老機構、養老服務中心、護理院或者日照中心、社區衛生機構的社區衛生中心簽約,開展醫養協作關系,為他們的老人提供快速的轉診或者綠色就醫通道,組建了專業的隊伍,給對方提供健康宣教、健康管理、醫療巡診、康復或者是照護培訓,也給他們的老人送去營養指導或者是心理指導等等,這樣我們就逐步把醫養結合的服務延伸到社區。到了2016年,我們正式更名為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因為我們多年在老年的醫療、健康管理、照護、臨終關懷和相關培訓上的探索取得了成效,那時候我們成為了成都市的老年服務中心。
到目前為止,我們有1200張床,床位仍然供不應求。我們的醫養項目現在正在開工,結束后,醫院床位將增加到2000張。十多年醫養結合的探索,醫院主要是根據老齡社會老年人的需求,我們從過去單一的公立醫院的醫療職能,在大健康的鏈接上我們進行了合理的功能延展,現在發展成為集醫療、健康管理、養老、照護、臨終關懷和相關培訓一體化的醫養結合機構,也是國家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的醫養結合分中心。我想,這樣的發展主要是因為回應了老年人群的健康和醫療需求,使醫院也能夠得到長足和健康的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問題提給成都八院的陳書記,我們了解到成都八院在全國比較早開始實行醫養結合,在探索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經驗?包括現在具體能為老年人提供哪些服務?
陳芍: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確實已經很長時間了,十多年了,我們主要是圍繞老年人的醫療健康和養老相關的細節性需求來開展工作。
第一,我們有一些感受,醫養結合的基礎在于醫療,所以我們就建設了老年醫學的幾個重點專科。我們分析了老年的疾病譜,根據給老年人或者他的家庭帶來壓力或者痛苦大小的情況,我們重點打造了老年康復醫學科,主要是通過專業的康復訓練和治療,目的是能夠最大程度的維護或者改善老人的機體功能。
第二,針對目前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增多的情況下,我們把日常醫院的神經內科建成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綜合管理區。我們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提供的不僅僅有醫療服務,還有專業的工娛康復訓練、專業的照護這些綜合服務,通過這些服務來延緩老人認知功能的衰退和病情的發展,這樣就可以提高這些老人的生存質量。同時,也能夠減輕他的家庭和家屬負擔。
第三,我們把醫院專業的臨終關懷科建成了有溫度的安寧療護示范中心,主要是針對臨終的病人或者臨終的老年人,我們更加關注人的本身,或者是更加注重對人性的關懷,除了給他們提供姑息治療、疼痛管理,還需要臨終照護、心理慰藉和靈性關懷,通過這些服務,我們希望能夠幫助臨終的老人緩解疾病給他帶來的痛苦,減輕他對死亡的恐懼,我們希望盡力幫助臨終的老人能夠有尊嚴、比較安然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這是我們的一個體會,醫養結合的基礎在于醫療。
第二個體會,大多數老人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照護,照護的專業性對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疾病的恢復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多年來形成了一套照護的專業管理體系,并且向外推廣和培訓。我們著力培養生活照料+護理技能+職業愛心護理員,通過這些培訓我們希望他具有保姆的生活照料職能,也具備部分護士的觀察處理技能以及老年疾病的常見常識或者是急救常識,我們希望他具備一定的愛心。通過這些培訓,近年來我們為社會輸送了2萬多名這樣的復合型護理員,能夠比較有效解決6萬左右家庭的專業照護需求。
第三個體會,多年的工作,我們感受到醫養結合更多的需求在基層,就是在社區和家庭,所以我們非常重視共享。近年來,我們先后與40多家養老機構、日間照料中心等簽約形成醫養合作關系,我們幫助這些機構提升他們的健康和醫療服務能力,同時自己也在社區建立了多個“社區醫養結合站點”,通過這些站點,把我們專業的健康資源送出去,能夠讓社區和居家老人就近方便快捷的感受到醫養結合服務。
第四個體會,也是這么多年我們感受最深的,醫養結合這項工作的靈魂在于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所以我們非常重視關愛文化的建設。我們一直著力打造“孝愛醫和合”的醫院文化,通過各種手段培養員工愛心,同時面向社會長期招募“關愛老人、情暖夕陽”的志愿服務聯盟,目前為止已經有100多家來自社會各界的單位、公司、團體加入這個聯盟,聯盟現在擁有11000多名長期穩定的志愿者,他們會定期或者不定期為老人或者協作機構的老人開展無償的志愿服務和各項公益活動,陪他們聊天,給他們洗臉、洗腳、剪指甲、唱歌等,給老人送來快樂和溫暖。以這些文化的建設和各項活動的開展,既讓這些老人能夠感受到社會各界更多的關心和關愛。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到無償關愛老人的隊伍當中來。同時,讓更多人能夠真實體會到關愛老人真的就是關愛我們自己。關心老人的今天,就是關心我們的明天。
紅星新聞記者:問題提給成都八院的陳書記,您剛剛在回答問題時提到了阿爾茨海默癥,我們知道成都八院其實專門建立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中心,請問八院在加強醫院管理,保障安全的同時,是如何讓老人更有尊嚴的生活的?
陳芍:剛才的問題提到了我們八院醫養結合是怎么開展的,你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我們住院的幾位老人曾經給我們院刊投過稿,他們形容我們醫院的服務模式,說的是:醫療學科強基礎,專業照護是保障,機構社區廣覆蓋,醫養之魂在孝愛。如何對阿爾茲海默病老年人的照護和安全進行管理,我們醫院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一,老人來到我們這兒,我們會根據老人的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包括他的身體狀況、自理或失能狀況、智力狀況進行分層分類。二,我們會依據老年人不同的失能失智情況分層分類制定照護方案,進行專業管理。三,我們也培養了一批自己的專業護理和照護團隊,僅醫院自己管理的護理員就近400多名,他們會24小時為這些老人提供照護服務。第四個大方面是從硬件方面,我們專門為失能失智的老人設立了一個專門的比較大的區域,除了普通病房,我們還設置了智能活動區域,對整體環境進行了適老化的改造,并設了一些老年人記憶深刻、可以給他帶來親切感的模擬場景,通過懷舊療法幫助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這些治療或者是康復訓練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阿爾茨海默病管理的區域,面積足夠大,地面是塑膠地面,能夠比較好的防滑。醫療、護理、照護、硬件方面,我們做到了醫生、護士、護工三位一體,創造一個很好的環境,我們希望讓他們能夠生存質量更高,能夠過得更開心一點。
中國縣域衛生記者:請問陳書記,您剛才談到咱們醫院拓展了很多基層醫療機構,醫養結合廣大的需求在基層。請問您在和基層醫療機構管理者在溝通交流過程中,他們對醫養結合的積極性怎么樣?他們提出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您覺得提升醫療機構的管理,醫務人員參與到這項工作當中來,我們應該出臺什么樣的支持賦能措施?
陳芍:您的問題是我們在和基層機構交流過程中對方機構的管理者積極性怎么樣、有哪些問題,醫務人員應該出臺哪些激勵政策。我們這么多年持續和各類基層醫養結合機構、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服務中心、護理院等等,既有公立的也有民營的,還有集團性的,他們和我們之間的關系,有的是希望我們能夠定期給他們提供健康醫療服務,還有的希望我們能夠托管,整體都是比較積極的。他們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專業的醫療和健康資源,而這正是我們的優勢,他們希望我們能夠輸入比較好的健康和管理,讓他們的醫養結合服務能夠滿足老人的需求,這是他的難點。現在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和政策來鼓勵基層醫療和養老機構的合作。我個人覺得,還應該激勵更多老年專科醫院,無論是二級還是三級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