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推動智慧養老服務再上新臺階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設施發展的日新月異,智慧養老成為解決我國老齡化問題的新途徑,各地也在推進智慧養老服務中取得了積極成效。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針對推動智慧養老服務再上新臺階建言獻策。
盡快制定智慧養老行業標準
“建議在國家層面建立規范統一的智慧養老行業標準體系,建立完善與之配套的服務監督和評估機制、法律保障機制等制度規范,強化質量評估和監督檢查,實現制度體系和標準規范運行的系統化、有效化和可持續。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統一的公共服務數據合作平臺和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跨部門、跨層級、跨業務的信息共享,促進資源整合優化。”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委員、民盟重慶市委副主委劉文賢表示。他建議,政府還可以設立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引導專項基金,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PPP合作、稅收減免、信貸優惠等扶持政策,引導社會力量或民間資本參與其中。探索建立老年健康管理先行試驗區,將健康管理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釋放老年人的消費需求。探索建立使用者付費制度,構建政府、社會和家庭共擔機制,促進智慧養老產業可持續發展。
劉文賢認為,強化智慧養老產品研發設計和培育智慧養老專業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結合產業發展情況和行業需求,持續更新《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搭建產品及服務供需對接平臺。加強智慧健康養老市場培育,引導企業堅持以養老市場需求為中心,在產品研發、業務推廣和模式創新等方面加大投入,開發普適性的智慧養老技術,設計便捷的智慧養老產品。支持智慧健康養老領域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產業技術支撐和公共服務體系。此外,還應建立并完善養老服務業人才職業教育培訓體系,采用院校培養、政府依托基地培養、校企合作、校政合作、醫企合作、社會組織培養、專業培訓機構培養等多種模式,加強養老專業人員培養。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天津市委會副主委丁梅認為,應打通養老“數據孤島”,制定智慧養老相關的標準規范,綜合施策推動適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智能化體驗。她建議,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資本為主力、社會公眾為基礎的三級聯動機制,制定智慧養老服務標準與規范,合理規范養老行業中上下游企業的養老設備供給、統籌社會公眾老年人群的數據統計,將二者有機結合融入政府規范范疇。同時,政府作為“大數據的最大擁有者”,應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同,加快推進老齡人口數據庫與基層社會治理平臺、“銀發”智能服務平臺的對接,以數據先行提升智慧養老服務水平,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為老服務工作效率。
醫用場景推進老年健康智慧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黃改榮從一名醫務人員的角度提出,建議對老年健康智慧管理加大投入。“政府應加大投入,研發性能可靠的5G無感穿戴設備。該設備可以將老年人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血氧、血糖等指標實時傳送到5G網絡平臺上,同時傳送給患者、監護人以及社區簽約醫生,便于醫生快速作出診斷,實時指導、調整老人的生活方式和治療方案,開展急危重癥的急救。”
她認為,老年人主動管理健康,積極運用5G健康技術,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希望能出臺政策鼓勵綜合醫院積極應用5G技術,與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結合,參與老年人智慧健康管理。
綜合施策豐富老年人智能化生活體驗
委員們還建議,要破解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使老年人也能樂享移動互聯網、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帶來的紅利。
全國政協委員、云南聯通黨委書記張云勇建議,推動電信業適老化改造,如給予適當政策支持,鼓勵運營商派出智慧家庭工程師為老人提供電信業務上門指導、上門辦理、上門服務等。要推動數字技術與助老應用場景融合創新,打造智慧健康養老平臺,將老人的醫護健康、緊急求助、生活消費、情感陪伴、精神文娛等多種服務進行有機整合,通過協同社區、醫院、餐廳、藥店等各方資源進行跨界合作,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健康養老生態圈,為老年人提供“食、醫、健、護、樂”一站式優質養老服務。
“服務老年人遠程看護的家庭攝像頭、一鍵呼叫報警器等設備,都需要網絡連接才能發揮作用。”張云勇調研時發現,仍有許多困難老年人家中沒有安裝網絡,無法使用基于網絡提供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他建議,針對此類困難老年人家庭,要建立普惠型養老政策,為他們安裝網絡,使他們也能享受到智慧健康養老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建議,政府部門做好制度設計,建立統一的養老大數據標準,在此基礎上搭建規范化的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同時考慮用戶信息數據安全性、私密性等,對數據的獲取和使用進行嚴格規范。統籌協調民政、公安、街道、社區、醫療機構、保險機構等跨部門信息整合,加快養老大數據建設步伐。
對于目前居家社區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市場供給良莠不齊的問題,袁亞非建議加強智慧養老特別是家庭智慧養老解決方案的標準化建設,對于居家智慧養老的設備配置標準和產品功能、參數、資質等細化要求,根據老人健康狀況、居住條件、養老需求等情況,分類精準制定規范。另外,要逐步推行居家社區智慧養老服務標準目錄,分類制定服務套餐標準,引導社會養老服務機構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尤其要強化核心養老服務能力。
袁亞非還建議,要積極推進智慧養老監管的標準化建設,對養老服務企業的服務實行全程錄音、GPS軌跡跟蹤、異常工單自動識別、助老員人臉識別等,通過不定期抽查平臺信息、服務對象回訪等方式,實現政府動態監督職能,督促行業健康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