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智慧養老”下的困境思考!
自2012年全國老齡辦首先提出“智能化養老”鼓勵支持開展智慧養老的實踐探索開始,智慧養老走進現實已有一段時間,在借助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的今天,智慧養老的發展進程也在日益加快,儼然成為了一個的新的風向標,但市場火熱的背后所面臨的困境也隨之而來。
智慧養老的困境
1、行業規范未完善、產品服務體系未建立
現今市場各類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系統采用的接口標準各不相同,缺乏統一的行業規范,數據處理和共享利用困難,不同的產品與系統之間難以實現互聯互通。
2、智能產品并不符合養老需求
發展智慧養老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但是在推進“智慧+養老”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很多智能產品忽視了老人的需求和自身體驗,過度強調產品的技術與功能,操作性卻并不強,導致的結果就是本該為老人服務的智能產品,到最后成了養老機構的“噱頭”。
3、智慧養老產業人才匱乏
智慧養老產業與傳統養老產業的最大區別在于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用于實驗與研發,投入成本巨大回收周期漫長,經營收入起伏波動大,而智慧養老產業集合了信息、硬件、醫療、服務、金融、教育等多個領域,但全面了解各項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少之又少,整個智慧養老產業人才缺乏,發展進程慢。
如何走出困境?
1、以技術為基點解決費用和人才問題
“智慧養老”是伴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和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產物。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可穿戴設備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療等為支撐,實現跨界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護理人員不足和費用過高的問題。
2、整合資源,樹立行業規范
通過智能服務網絡將各類資源集聚在同一平臺,打通壁壘和隔斷,實現數據共享、主體互補,樹立統一的行業規范,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來提高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產品適老化
智慧養老的關鍵是適老,只有深度理解老年群體需求,將老年人滿意程度視作開展、評價、檢驗產品服務的首要標準,瞄準老年人群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才能真正打造高質量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提供更優質的養老服務,避免智慧不養老、養老不智慧的困境。
在人口老齡化日益加深的中國,我們要通過大力發展智慧養老模式,通過科技+數據相結合的方式,革新養老產業固有的服務理念,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適的養老環境,對我國的養老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