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關懷模式”咋就成了個坑
有媒體調查發現,如今不少應用軟件以“老年關懷模式”為名,打起了“精準營銷”的算盤,讓廣大老年人陷入刪不完的“流氓”軟件和廣告海洋之中。
設置“老年關懷模式”,本是為了幫助老年群體融入數字社會、跨越信息鴻溝,算得上“快時代”的“慢關懷”。然而,一些平臺卻將此視為開掘“銀發經濟”的新通道:量身定制廣告、放大廣告字體、動輒彈窗下載、退出按鈕難尋……這些連年輕人都難以閃避的“套路”,如今卻像“數字牛皮癬”一樣黏在老年人的指尖。
事實上,種種適老APP的大規模出現,源自老年人口的持續增長,更源自這一群體遠未被激發的消費潛能。進入互聯網競爭下半場,平臺用戶增長進入瓶頸期,各路巨頭不約而同將“寶”押在了老年人身上。平心而論,如若平臺切實從老年用戶需求出發,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其生活痛點,那必然會贏得口碑和收益,但如果“老年模式”實則是個坑,又如何能走得長遠?
很多時候,所謂用戶體驗,就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我選擇你,你尊重我。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年關懷”也不僅僅是放大字號、簡化圖標等表面功夫。如何實現系統性的“情感關懷”,做出令老年群體滿意的產品及服務,才是更為深刻的發展課題。比如,更多以老年人的思考方式實現功能操作,幫助他們過濾虛假信息、緩解焦慮情緒等等。在這一過程中,相關監管也得跟上,用法律給平臺立規矩,防范老年人成為平臺的“韭菜”,如此才能讓“互聯網+老年人”碰撞出更積極的化學反應。
老年用戶,是互聯網平臺更好發展的重要基礎;避免他們從“被拋棄”走向“被收割”,更是數字時代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我們期待能有更多飽含人文關懷的“老年模式”出現,彰顯技術向善的價值依歸。
來源:北京青年報,高源